1月1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四周年之际,天津港集团举行系列活动,重温总书记视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和新年贺词重要要求,展现集团公司践行总书记殷切嘱托,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的生动实践成果,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百里港湾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新篇章。
市交通运输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杨树海,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周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王飞,天津海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哲,滨海新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波,天津港保税港区管委会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单国雁,中远海运(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王然,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田伟,天津市港航管理局规建处处长付向东,交通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处长苗猛,华为云天津总经理林志勇,集团公司领导褚斌、梁永岑、刘华勇、罗勋杰、许旭波、安国利、余加、王伟出席活动。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港视察,作出了重要指示,留下了殷切嘱托,为我们做好港口各项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四年来,天津港集团在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引领下,志在万里、勇攀高峰,打造了一批首创性、标志性的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成果,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四年年均增长率位于全球十大港口前列,为促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天津港集团将持续深入践行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港口硬核优势,争当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排头兵,促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做大做优做强港口经济,助力打造世界级港口城市,为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港口更大力量。
随后,全球首批“零碳”滚装码头发布。天津港集团所属滚装码头、环球滚装码头、海嘉汽车码头,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全部“零碳”运营的滚装码头。
王然在致辞时表示,一直以来,天津港集团以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为主线,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取得积极成果。天津中远海运深入落实中远海运集团关于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希望与天津港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持续推进各项重点项目高质量落地,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围绕践行“双碳”战略、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服务天津发展推动双方合作迈向新高度。
田伟向三家滚装码头公司颁发“碳中和评价证书”。他表示,天津港集团始终走在港口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前沿,高站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此次全球港口首批“零碳”滚装码头发布,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具有非常积极的引领示范性社会效益。未来,中国船级社将继续与天津港集团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为中国“双碳”事业贡献力量,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天津港高沙岭港区航道扩能增效暨船舶航行规则发布仪式上,杨哲、周路、杨树海、单国雁、许旭波、苗猛共同上台,发布了《天津港高沙岭港区航道扩能增效暨船舶航行规则》。
杨哲在致辞中表示,天津港高沙岭港区航道扩能增效是天津海事局与保税区管委会、天津港集团战略合作的具体成果,能够适应船舶大型化要求,提升港区码头泊位周转效率和港口物流效率,将成为助力天津港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强劲引擎。天津海事局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进一步对接世界一流港口和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建设要求,立足本质安全、坚持履职担当、聚焦港口发展、服务港航企业,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为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贡献智慧和力量。
褚斌、杨树海、周路、王飞、陈波、王然、林志勇共同启动发布全球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这座由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演进升级而来,已实现连通 “人、车、箱、船、机、场”六大要素的全部物联对象,构建起全要素、全场景、全价值链融合的新物流体系和新码头业态,实现了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升。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志在万里天津港、蓬勃兴盛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四周年成果展”。
1月12日,天津港集团举办“港航协同发展,共促蓬勃兴盛”天津港航联席会,共同总结2022年天津港航发展工作成果,研讨2023年港航企业发展方向,深化港航合作互信,加快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共同谱写天津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新篇章。
天津边检总站副总站长杨俊平、天津港集团副总裁刘庆顺,天津海关、天津海事局、天津市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中远海、地中海、马士基、达飞、长荣、海丰、中谷、安通等40余家船公司天津分公司或办事处代表出席会议。
近年来,天津港集团以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为目标,紧抓重大战略机遇,秉承新理念、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积极开展“四千行动”“春雨行动”,“质”“效”并重打造津港效率品牌,推动重点航线、重点货类船时效率屡创新高。强化港航合作,不断擦亮“两港一航”“两点一航”“海上高速FAST”等系列品牌。深化津冀港口合作,努力构建环渤海港口生态圈,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织密内陆腹地物流网络,畅通海铁联运通道和陆桥运输通道,高质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平台。深化关港业务协同,持续推进“5+1”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出“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新模式,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智慧赋能,创新发展,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全面投产运营、效率稳步提升,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显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天津港集团将以“四高服务年”为载体,加强与口岸单位协同联动,深促港航合作,持续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服务质量。统筹港内外资源,海陆两侧双向协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推动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为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大会期间,同期举行外贸与内贸两场平行论坛,各方围绕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趋势展望、新形势下如何密切港航协作、国际供需关系改变下航线布局调整、环渤海支线口岸路径通道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商合作,为推动港航界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与会嘉宾一致表示,此次大会为深化港航业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提供了平台,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各方将加强深度合作,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发掘业务合作机会,促进港航融合发展,共面港航新未来,共建贸易新格局,助力把天津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枢纽港口,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做出更大贡献。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共40天。面对今年春运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天津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春运工作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以最大能力、最佳状态、最优服务,全力以赴扎实做好生产组织保障和客户服务工作,确保春运期间港口生产安全形势稳定。
据了解,今年春运期间,天津港集团预计接卸船舶1100余艘次,其中包括煤炭、油品、LNG等民生物资运输船舶。天津港集团高度重视,专门成立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重点时期港口生产运行保障工作机制,制定专项保障方案,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船舶到港、生产组织、客户服务等重点工作举措,维护港口生产作业秩序稳定。
为全力确保港口春运畅通,天津港集团综合研判春运期间生产组织形势,周密安排作业计划,加强生产组织调度,全面做好生产资源保障工作,统筹协调人力资源,加强设施、设备保障,合理分配场地资源,科学调配拖轮引水资源,明确重点作业货类,多措并举保障春运期间港口运输畅通高效,重点物资运输平稳有序。
交通物流畅通是基础,安全生产是底线。针对春运期间的安全环保防疫工作的新形势,天津港集团优化调整港口防控举措,全面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和管理措施,织密筑牢安全生产“防护网”。各单位进一步加强重点时期安全环保管理,不断强化安全防控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各项安排,强化冬季“七防”安全保障措施部署,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挑战,切实做好春运期间安全生产管控,确保港口安全形势稳定。
暖心服务,全力保障客户舒心满意。天津港集团加强与口岸单位、客户的沟通联系,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船舶通关效率,切实提升对外服务水平,持续提供7×24小时港口业务线上受理、支付、查询等便捷服务,保持“四千行动”专属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随时为客户提供优质港口服务。
天津港集团将持续加强春运期间安全环保管理,强化生产组织谋划,统筹做好2023年春运生产组织保障和客户服务各项工作,紧盯重点时期,强化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确保港口物流运输畅通有序,全力以赴保障春运工作圆满完成。
日前,天津港航工程公司成功中标国内首个外海集中式光伏项目,合同总价约4.85亿元。项目的成功中标,充分展示了公司在国内外海的施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外海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该项目为山东无棣HG1桩基固定式一期400MW海上光伏项目EPC总承包项目标段I海上建筑与安装工程,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海域,一期规划装机容量40万千瓦。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5.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60.05万吨。
天津港航工程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绿色清洁能源发展要求,充分依托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发扬公司“诚信重诺、用户至上、竞优争先、品牌制胜”的经营理念,积极探索高质量工程项目。该项目EPC招投标阶段,公司上下紧密配合、大胆创新,经过前期充分的技术准备和两级经营人员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丰富的海上施工经验,积极协助EPC总承包单位的投标工作并成功中标,也为承揽后续类似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的一年,该公司将积极把握机遇、敢为人先,持续扩展公司业务范畴,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打造精品工程,树立公司海上光伏市场的良好形象,展现行业领先水平,为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天津港高质量发展贡献“港航力量”。
1月6日,天津港水域遭遇浓雾导致的低能见度天气,能见度不足一千米,船舶进出港动态暂停。上午11时,载运1270个集装箱的“海洋网联海风”轮,在浓雾之中缓缓驶离第二集装箱码头,经过1.5小时的出港航行,安全驶出天津港主航道,标志着天津港首次集装箱班轮低能见度通航实船试验圆满完成。
在天津海事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港航、气象、农委、航保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密切配合,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组织协调引航中心、轮驳公司、外代公司等相关单位协同联动,成立低能见度通航实船试验工作小组,分析总结前期引航拖轮雾航实船测试数据和经验,组织开展低能见度通航实船试验桌面推演,结合天津港低能见度通航研究报告,科学合理制定低能见度通航实船试验方案,建立起试验组织保障、工作沟通协调、气象精准预报、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和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全面理顺了试验的全链条制度体系。试验过程中,依托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无人机+AIS”联合船舶领航方案,配合清障拖轮船载红外热成像设备及激光雷达,有效延伸船舶视界。依托港域环境监测系统和船舶实测数据,精准掌握各航段能见度变化情况,为试验保驾护航,确保此次低能见度通航实船试验圆满成功。
此次集装箱班轮低能见度通航实船试验,成功探索了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的重点船舶、重点物资运输保通保畅的可行性。下一步,集团公司将会同政府主管部门、港航企业,密切合作、携手共进,积极探索完善保障举措,助力国家能源战略实施和重要物资水路运输保通保畅,为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