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澳门免费原料大全
  • 17
    2023-01
    喜报!港航工程公司承建的华能大丰海上风电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海鸥衔桂冠,万里传佳音!近日,由港航工程公司承建的华能江苏大丰400MW海上风力发电工程,荣膺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这是该公司获得的首个“国家优质工程奖”,作为经国务院确认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设立最早,规格最高,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该奖项的获得极大鼓舞了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信心,将有效提升公司海上风电行业的品牌竞争力,巩固公司在海上风电行业的领先地位。

           华能江苏大丰400MW海上风力发电工程离岸52千米,是“十三五”期间国内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工程总装机容量400MW,共布设91台风机,港航工程公司承建57台,装机容量为各参建单位之最。该项目团队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主管部室的大力支持下,在开工伊始就明确争创国优质量目标,秉持“质量是生命 满意是追求”的质量理念,克服了离岸距离远、窗口期短、海况地质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战严寒、斗酷暑,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实现项目基础施工单桩法兰水平度平均值低于1‰的最优成绩。特别是在扩建项目中,创造了98天完成23台风机组基础沉桩和风机安装的一流效率,打破了行业记录,获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先后斩获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省部级QC成果奖、专利奖,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国内海上风电施工向深远拓展打造了“港航样板”。

           荣耀属于过去,奋进把握未来。港航工程公司将牢记“打造精品 奉献社会”的企业使命,志在万里、勇攀高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港航力量!


    >>详情
  • 17
    2023-01
    天津海事助力高沙岭港区航道释放潜能 扩能增效

           1月17日,天津海事局、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和天津港集团联合举行天津港高沙岭港区航道扩能增效及船舶航行规则发布仪式。天津海事局公布了新修订后的《天津港高沙岭港区航道及附近水域船舶航行规则》。这是天津海事局深化制度改革创新,助力天津港高沙岭港区进一步释放潜能、扩能增效的重要服务举措,更好服务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口岸营商环境和航运服务水平再跨新台阶。


           航道作为港口的交通命脉,更是港口发展的经济命脉。高沙岭港区是天津港“一港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区将构建“以港口装卸物流产业为核心,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健康科技产业为补充”的港产一体化新格局,着力打造“港产融合”的临港产业聚集区,努力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产业明晰、功能完善、环境和谐的现代化港区,港口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新修订的航行规则,高沙岭港区航道实现了由2000吨级升级到2万吨级。至此,天津港拥有了第四条万吨级以上航道,通航等级实现“质”的飞跃。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必须同步推进。在航道规则修订过程中,天津海事局注重将本质安全融入监管与服务,成立专项工作组,与天津保税区管委会、天津港集团等单位进行高效对接,组织开展了系统、全面、反复的调查、研究、论证和会商,最终顺利完成了航行规则的修订任务。与此同时,天津海事局完全、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航道开通提供靠前服务、精准服务、科学服务,并结合航道所在区域未来发展规划实际需求在航道水深扫测、VTS建设、防污染能力提升、港区应急力量配备等方面主动贡献海事智慧,全面推进高沙岭港区航道开通工作。


           港口作为天津的战略资源和“硬核”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天津海事局、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和天津港集团携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保驾护航。据了解,新航行规则生效实施后,高沙岭港区航道将进一步提升通航能力,同时大幅提升天津港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助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又一个新的强劲引擎,为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详情
  • 17
    2023-01
    天津港全球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发布


           天津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变革,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2023年1月17日,天津港集团发布全球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标志着天津港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深度应用和高度融合上取得重要进展,向“数字孪生港口”晋级迈出关键一步,率先按下“港口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快进键。

           据了解,这次发布的全球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是基于此前建成运营的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演进升级而来。当前,该码头已实现连通 “人、车、箱、船、机、场”六大要素的全部物联对象,构建起全要素、全场景、全价值链融合的新物流体系和新码头业态。与此同时,该码头创新打造“一体化”数字化平台,通过统一“云底座”打通底层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形成完整有效的数据链,应用数字孪生、视频AI、智能感知等技术,实现集生产运营、安全管控、节能环保、智慧楼宇等场景的全物联、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落地,与目前全球已建成其它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比,具有物联范围更广、应用场景更多、融合效果更好、可持续性强的多重叠加优势,特别是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方面,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给予港口生产作业更优更强更大的赋能。

           与传统物联网码头相比,这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实现了关键要素可视化、移动端设备交互人性化、应用场景数字化。在外来集卡管理方面,司机驾车进入现场无需携带任何专业感应终端,仅依托微信导航小程序和电子小票预约系统联动,就可实现米级定位精度,自动规划路线,精准引导车辆快速到达指定作业位置,为集疏运客户提供基于位置的优质服务。在外来人员管控方面,以访客预约小程序、人脸扫描识别和配带内置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便携式感知定位设备,通过人员定位系统与智能安防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自动化区域闯入报警,提升码头整体的本质安全水平。

           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升,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已完成10万个以上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及点位设施接入,覆盖生产设备、能源管理、楼宇智控、园区辅助等方面,并依托5G全网互联,结合“大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创新打造云网一体的“1+3+6+N”的物联平台,算力是传统码头5倍以上,累计沉淀数据1672T,基于处理海量异构数据,实现“智能化”与“物网联”深度融合。随着全物联网码头新形态的迭代升级,该码头陆运服务质量和远洋干线集装箱货轮作业效率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提送箱在港作业时间下降26.2%,远洋干线船舶在泊船时效率提升28%。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锚定争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排头兵的发展目标,聚力智慧创新、数字转型,着力打造数字孪生天津港,携手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与港口监管部门、智慧化应用商、云基础设施和云服务商、津鸿使能服务商、港口设施装备供应商一道,基于自主可控战略落实、标准体系打造引领、港口运营管理模式升级、赋能陆水空铁多式联运四方面加强紧密协作,形成自主可控的行业标准、核心技术产品与产业生态,通过加速港口智慧生态开放,共同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全力打造高速泛在、陆海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港口智能化综合数字信息平台,连接中国与世界,成为全球港口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详情
  • 17
    2023-01
    全球首批!天津港实现全部滚装码头“零碳”运营

           1月17日,天津港集团所属三个滚装码头公司同时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碳中和评价证书》,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全部“零碳”运营的滚装码头。这标志着天津港集团在“零碳港区”“零碳港口”建设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天津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推进天津港绿色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的世界一流绿色港口。高标准谋划实施推进港口绿色新能源布局,以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为主线,以“零碳码头”“零碳港区”“零碳港口”三步走为目标,加快推进港口能源结构转型,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自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建成投产以来,天津港集团持续聚力绿色低碳,突出清洁生产,作为北方最大的汽车进出口口岸,本次通过同时在三个滚装码头协同构建新能源发电系统、全部采用LED节能照明、研发应用智慧化能源监控系统、推广岸电高比例覆盖等手段,成功实现三个滚装码头“零碳”运营,在持续引领世界港口低碳发展上树立“天津样板”。

           据统计,目前天津港已投产风力、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达到2.8万千瓦,年发绿电近6000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1.8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万余吨,相当于植树14万棵的减排作用。

           与此同时,天津港集团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绿色科技不断推动用能深刻变革。积极研究利用港口自发绿电开展制氢项目,在港区深入推广氢能卡车应用;不断开展装卸工艺改进,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作业效率和用能效率,降低码头生产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挥天津港综合能源管控平台功能,实现全港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及高效管理,提升能源管控智慧化水平。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锚定“零碳港区”“零碳港口”建设目标,努力打造安全、可靠的“源网荷储能源一体化”示范区,稳步推进港区绿色能源系统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港口电力供应系统,加大港区设备清洁化提升力度,努力将天津港打造成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示范港口,在绿色低碳、生态优先发展上,争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排头兵。


    >>详情
  • 17
    2023-01
    天津港集团、东疆综保区管委会、京东集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备忘录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1月16日,天津港集团与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天津市“十项行动”实施为契机,全方位深度合作,激发可持续发展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携手推进天津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天津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焦广军,副总裁安国利,东疆综合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柳,东疆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胡亮,京东集团副总裁薛刚等出席签约仪式并举行座谈。

           三方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时的殷切嘱托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部署,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携手发展港口经济,共同推进以东疆为重点,以天津港港口优势为基础,在港口物流、科技、零售、工业、国际、健康等六大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助力天津港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力争将东疆打造成智慧绿色、安全高效、繁荣创新、港城融合的世界一流港口先导区,为天津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枢纽提供强劲动力。

           座谈会上,三方就贯彻落实服务国家战略,在创新物流模式、推进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建设,打造智慧绿色低碳产业园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天津港集团总裁焦广军指出,天津港集团将充分发挥港口“硬核”优势,为京东集团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拓宽业务合作领域,携手推进智慧、绿色物流体系发展,共同开创合作共赢、团结进步的美好前景。东疆综合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柳强调,东疆作为天津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深入落实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三方合作,聚焦港口经济、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形成区港联动高效协同,加快五大主题园区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京东集团副总裁薛刚提出,京东集团将在东疆外贸综合体项目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东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智能数字化集成优势,资源共享,积极推进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共同努力构建海陆空一体化、多层次的物流格局。

           目前,京东集团旗下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科技、京东零售等业务板块已在滨海新区深耕多年。近年来,东疆、天津港、京东三方不断深入合作,京东外贸综合体项目于2022年落户东疆,首期跨境电商进口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实现了当月签约、当月开仓、当月达产。仅用4个月时间,仓储面积由1万平方米迅速扩展至3万,日均处理量由1万单提升至20万单,并计划今年启动二期,总体面积预计达6.5万平方米,将形成年处理能力达千万单级的北方分拨中心,成为东疆电子商务主题园区新的标杆性项目。

           未来,三方将以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为契机,积极统筹各自优势资源,加强深层次沟通合作,推动“货物通道”升级为“经济走廊”,“通道经济”升级为“港口经济”,助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详情
  • 相关链接
    关闭
    • 四千服务
    • 海上高速
    • 二集司投产
    • 智能大会
    • 新闻联播
    • 智慧港口
    • 绿色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