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听报告、谈体会,话落实、道未来,党的二十大代表们满怀信心、豪情万丈,大家纷纷表示:“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新时代十年实现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作出贡献”……
一路砥砺奋进,谱写时代华章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0月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传遍神州大地、鼓舞亿万人民。热议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代表们纷纷表达心声,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十年,我们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
“党带领我们攻下一个个深度贫困堡垒,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推动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山西省灵丘县红石塄乡下车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春代表说,这十年,下车河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接连出台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老百姓的日子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代表说。
这十年,我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代表说,天津港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外贸航线效率在全球名列前茅,“从港口机场、能源水利,到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日益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就是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的生动案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切身感受到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符宇航代表说。
这十年,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经受住了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宁夏第四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顾春娥代表说,一定做好本职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路砥砺奋进,谱写时代华章。古老的东方大国迎来从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十年伟大变革,铸就历史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这是山河锦绣的壮丽画卷,这是波澜壮阔的恢宏史诗。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注定将在史册上镌刻下深深的印记。
走过非凡十年,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从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到‘八项规定’激浊扬清、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山东省副省长范波代表说。
走过非凡十年,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听到国歌奏响,我倍感荣光。”来自河北省体育局田径运动中心的巩立姣代表表示,十年间,我国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全民健身的种子也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身处高校,我真切感受到,这些年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竞相涌现、一大批优秀人才茁壮成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代表说,科研工作者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走过非凡十年,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这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让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广东省龙川威达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黄东云代表说,“我们要把握机遇、再接再厉,在实现企业更好发展的同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走过非凡十年,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始终在开拓探索中前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更加充分地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代表说,这些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发展了自身也造福了世界。
十年伟大变革,铸就历史丰碑。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正确道路指引,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中国人民就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走好“必由之路”,创造新的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展望新时代新征程,代表们纷纷表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辽宁省铁岭市委书记宋诚代表表示,我们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非凡十年的伟大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党委书记杨斌代表认为,我们一定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工作,让群众安居乐业,助力社会安定有序。
新征程上,我们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十年来,党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代表说,“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新征程上,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陆颖青代表说,一定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
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湖北省黄石市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刘亮代表表示,踏上新征程,要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回望来路,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眺望前路,我们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一定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亿万中国人民一定能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全体员工: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天津新港重新开港七十周年,这是让全体津港人温暖和感动的共同节日!在此,谨向全体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家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七秩攀登,劲谱华章。1952年10月17日,万吨货轮“长春”号用嘹亮的汽笛声,向世界宣告天津港重获新生。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自行改扩建的深水港口,天津新港自重新开港之日就注入了锐意前行、志在万里的基因,就承载着勇攀世界港口建设高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任。
回眸攀登路,我们不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实现发展壮大新飞跃。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天津港就担负国家发展重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港视察,为港口发展把舵领航、指引方向。市委、市政府把港口作为核心战略资源、最大比较优势和发展命脉,全力支持天津港发展。七十年间,几代天津港人接续奋斗奠基业、创伟业,从重新开港之初货物吞吐量仅有74万吨的“浅水小港”,建成了我国重要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世界人工深水大港,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港口前十强,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回眸攀登路,我们不畏风险挑战、敢为人先,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直面市场经济大潮,我们敢于自我革命、勇毅前行,主动承担党和国家赋予的港口体制改革试点重任,书写了全国沿海港口的众多“第一”。进入新世纪,我们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分工合作,抢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开创了在昔日盐碱荒滩上建成“世界大港”的骄人壮举,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天津港速度”“天津港模式”,勇立改革开放时代潮头!
回眸攀登路,我们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蓬勃兴盛新篇章。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港视察,勉励我们“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我们牢记嘱托,深入实施“一二三四”强港兴企战略,打响“津港效率、全球领先”品牌,2021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近三年年均增长率位列世界前十大港口首位;创造了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等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全球第一”,成为世界绿色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样本”“全球典范”,蝶变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回眸攀登路,我们不会忘记为天津港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在天津港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正是因为你们的前赴后继、甘为人梯,才使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着世界一流的宏大目标持续攀登,你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被铭记并不断发扬光大!
志在万里七十载,蓬勃兴盛向未来。党的二十大擘画展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天津港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持续开创天津港更加蓬勃兴盛的新征程。
奋进新征程,我们都是勇毅前行的攀登者。党的二十大明确“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紧扣时代命题,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为使命,奋斗新实践,展现新作为,勇做新时代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的攀登者!
奋进新征程,我们都是信念坚定的传承者。人无精神不立,企无精神不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以七十年拼搏奋斗史明志、增信、力行,深刻体悟和传承天津港精神,不断赋予其新时代内涵,进一步凝聚全港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奋进新征程,我们都是意气风发的追梦人。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要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永葆志在万里的初心、永葆勇攀高峰的精神,创新推进“融入式”党建,纵深推进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创造新辉煌!
时代成就新港,津港不负时代。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谱写新时代天津港蓬勃兴盛发展新篇章,为我市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不懈努力,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港口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坚信,有全港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顽强拼搏,有全体员工及家属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的坚守担当,天津港一定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共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10月17日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人民大会堂雄伟庄严,万人大礼堂气氛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二楼和三楼眺台上分别悬挂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横幅。
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有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丁薛祥、王晨、刘鹤、许其亮、孙春兰、李希、李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蔡奇、胡锦涛、李瑞环、温家宝、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贺国强、刘云山、张高丽、尤权、张庆黎。
大会由李克强主持。上午10时,会议开始。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全体同志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
李克强宣布,党的二十大应出席代表2296人,特邀代表83人,共2379人,今天实到2340人。他对列席大会的党外朋友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共分15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十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十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在总结新时代十年工作时,习近平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习近平说,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在谈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习近平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习近平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习近平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习近平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习近平表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习近平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习近平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习近平表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习近平强调,“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坚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表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他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习近平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习近平报告过程中,全场一次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现任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在京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无党派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京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中的民主党派、无党派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作为来宾列席大会。党内有关负责同志也列席了大会。
约2500名中外记者采访报道了开幕会盛况。
人民创造新港,新港书写辉煌。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天津新港将迎来重新开港七十周年。从“破败不堪”走向“蓬勃兴盛”,从“河埠小港”驶向“国际大港”,从“手搬肩扛”转向“智慧绿色”……一代代天津港人满怀对党和国家、人民的赤诚之心,用汗水和智慧浇灌梦想,谱写出向海图强、扬帆世界的时代华章,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的中国港口奇迹。
“天津新港”曾被称为“塘沽新港”,但更为享誉世界的名字是“天津港”。中国港口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天津港是典型缩影;中国港口用改革开放畅通全球经贸循环,天津港是先行范本;以智慧绿色为世界港口升级贡献“中国方案”,天津港是光辉范例。
回望过去,远眺未来。解读天津新港,需要以时代为坐标,准确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从中感受直抵心灵的震撼。
扛起使命担当
筚路蓝缕筑起中国北方主枢纽港
一座港口的兴衰荣辱,与国家和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天津港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汉代,自1860年被迫对外开埠为通商口岸之后,饱受屈辱和战火洗劫,几近成为死港。直到天津解放,天津港重回人民怀抱,掀开了向海挺进的崭新篇章。
天津港的恢复重建,体现国家“大格局”。强国之路必须交通先行,而港口是重要基础和先导。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物力财力极度匮乏。党中央高度重视天津港的恢复重建,将新港建设列为全国港口建设之首。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命令,成立以交通部部长为主任委员的“塘沽建港委员会”,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天津港的涅槃新生,彰显伟人“大胸怀”。经过一年多紧张建设,新港一期工程任务提前完工。1952年10月17日,万吨级轮船“长春”号用嘹亮汽笛声,向世界宣告了天津新港的重生。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庆祝新港开港,望继续为建港计划的完成和实施奋斗”。一周后,毛泽东主席亲临新港视察,称赞“群众是伟大的,群众是英雄”,留下了“今后,我们还要在全国建设更大更多更好的港口!”的时代强音。当时,没有大型机械和先进工具,备受鼓舞的港口工人用滚木撬棍和人拉肩扛,拼来了当年74万吨吞吐量的骄人成绩。
天津港的扩大建设,展现无我“大担当”。天津新港一直被摆在国家重点建设的棋盘上,上个世纪70年代末之前又先后两次集中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只吃粗粮的港口工人,顶着压力迎难而上,把满腔的热情和全部力气都投入到“二期建港”事业上,新建6个泊位和库场等配套设备,结束了天津港不能全天候接卸万吨货轮的历史。此后,为落实周恩来总理向全国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号召,天津港实施“三期建港”。1973至1979年,克服唐山大地震受损严重的影响,新改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5个,实现了5万吨级货轮自由进出港口。1974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由此奠定了中国北方枢纽港地位。
天津港的自立自强,折射卓越“大智慧”。新中国成立以后,帝国主义实施各方面制裁和封锁,港口生产力因设备技术落后徘徊不前。为尽快扭转不利局面,天津港人以聪明才智,拼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科技兴港之路。自力更生实施重大科研攻关,有效控制了航道泥沙回淤。历经上百次试验,在码头上竖起了第一台全自动大型机械“装盐滚龙机”。时隔三年,自制的百吨浮吊船建成并投入使用,结束了天津港不能接卸百吨大件的历史。创造和改进港口工具及专业设备数百项,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装卸效率,为那时的天津港乃至全国沿海港口解决了码头生产上的很多难题,让中国港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
赢得历史主动 敢想敢干成就世界人工深水大港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天津港以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姿态,让改革开放的基因,激活每一个细胞,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兴起,天津港是当之无愧的开创者。天津港是新中国集装箱事业的摇篮。1973年,新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在天津港开通后,这里便创造了众多国内业界第一:1981年第一个专用集装箱码头在天津港建成,第一个港口EDI中心在天津港开通,第一个试水集装箱大陆桥过境运输是天津港,第一个在内陆开设“无水港”是天津港,率先实现了集装箱运输管理与国际接轨。天津港创建了第一个母本,示范了神州大地,加快了全国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助力国家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我国港口体制改革的破冰,天津港是一往无前的领航员。改革必须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为使中国港口能够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从容对话,国家做出了非凡的历史抉择。1984年5月7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天津港作为体制改革试点,实行“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和“以港养港、以收抵支”的财政政策,成为中国港口破冰改革的“第一人”。向时间要效率,天津港大量购进先进机械,加快港口建设,提升港口装卸能力,很快缓解了港口压船情况。向管理要效益,天津港直面市场开发货源,主动探索用人用工分配机制改革新路径,率先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港。当听到两年来这里改革的显著变化,他高兴地讲:“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无非是给了他们权,其中最重要的是用人权。”这段富有深意的话,就是对天津港在改革开放中独特历史地位的注解。
下好港口全面开放先手棋,天津港是敢为人先的实干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天津港先行先试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释放潜力,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由“天津港务局”整体转制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政企分开”,轻装上阵。拿出魄力,高水平利用外资,成为第一个向世界银行贷款的中国港口,合资兴建了我国第一家商业性保税仓库,组建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码头,天津港吸引了世界投资热潮。迸发活力,高质量用好内资,成立全国港口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成为全国首家拥有“A+H”两家上市公司的国有大型港口企业,挂牌全国第一家港口企业财务公司,天津港融资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2001年,天津港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而后每三年跃上一个亿吨台阶,直至跨越五亿吨,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天津港速度”。
突破思想桎梏改变命运,天津港是拥抱梦想的开拓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改革开放初期,天津港在多方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果断打破“浅水浅用、深水深用”的传统思维桎梏,用浚深航道的淤泥吹填造陆,攻克了人工港深水化建设的世界性难题,续写了现代版的“精卫填海”神话。这期间,天津港先后开发建设南疆港区和东疆港区,航道等级由5万吨级跃升至30万吨级,陆域面积由重新开港时的不足1平方公里拓展至130多平方公里。在这片热土上,天津港抢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建起世界最大的“人工港岛”,辟建出我国北方第一个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口片区;投产了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矿石码头、国际邮轮母港等众多专业化泊位。天津港功能日臻完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跻身全球资源配置枢纽。
牢记“国之大者” 竞进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
胸怀世界,方能赢得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港集团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壮丽航程。
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天津港用“零碳生态”提供“中国范本”。砥砺安全本色。深刻汲取“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常态化加强“十严格”“网格化”“目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夯实本质安全根基。厚植生态底色。坚定不移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到港口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在全国率先停止接收汽车运煤,创新打造“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港口,建设绿色五星级码头,涵养“碧水蓝天”,竖起港城融合发展的生态屏障。打造双碳主色。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自有船舶100%使用岸电和低硫油,提速港口作业机械向“清洁能源”迭代升级,构建起“风光储荷”一体化用能系统,获颁中国港口首个“碳中和证书”。突出健康亮色。坚持最严苛标准,实施疫情防控“十个常态化”举措,全面筑牢海侧防线,交出“双战双赢”优秀答卷。
建设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天津港用“首创精神”给出“中国方案”。天津港敢闯“无人区”,仅用21个月正式投产全球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完成全球首例传统集装箱码头的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和全面运营,同时实现“换道超车”与“弯道超车”壮举。天津港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成立全国港口首个“院士工作站”,发布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研发制造新一代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创建全球首个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率先在全球港口中规模化应用。天津港携手华为、浪潮、中国移动等中国顶尖企业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成立“智慧港口创新联合体”和“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推进5G、北斗、激光雷达等中国尖端科技在港口全场景应用。近三年来,天津港集团累计获批相关国家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90项,并摘得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互联经济最佳移动创新奖”等数项国际大奖。
建设世界一流枢纽港口,天津港用“突破极限”诠释“中国速度”。紧扣时代命题,服务国家战略。天津港集团组建津冀港口联盟,大力发展“天天班”和“两点一航”环渤海支线集装箱运输,架起陆海联动、双向互济的金桥;开行京津冀集装箱快运班列,打造雄安新区服务中心和绿色通道,争当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先行官”。天津港集团融入“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强化与航运企业、沿海港口、铁路部门和口岸单位的全面战略合作,深度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出内贸运输“海上高速-FAST”服务品牌,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三年复合增长率居世界十大港口首位;在腹地布局区域营销中心120家,实施“一单到底”全程物流模式,新开通至长春、银川、高邑等地的铁路集装箱班列10余条,年海铁联运突破百万标准箱,跨境陆桥通道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津港效率”赋能口岸提速增效,外贸主要集装箱船舶直靠率达到100%,三年来20次刷新国际班轮航线在泊船时效率全球纪录,推动我国营商环境排名由全球第78名上升到第31名。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营运集团,天津港用“自我革命”激发“中国活力”。胸怀“两个大局”,天津港集团用高质量发展,锻造核心竞争力。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推进“一港六区”统一运营管理,实施以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的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完善大合规管理体系,世界一流港口营运集团的构架已初具模样。坚持科学谋划发展,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一二三四”强港兴企战略体系,做优做实上市公司,推动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大力倡导“人为本、质为先、客为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向世界推出“津港四千、天天为你”服务品牌,培育出一大批“津港专家”“津港工匠”,成为引领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火车头”。
深入实施“融入式”党建工程,天津港用“强根铸魂”践行国企担当。天津港集团深入践行国企党建工作要求,高站位推进政治建设,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持续巩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再学习、再部署、再落实,确保学思践悟结出新硕果。高水平推进组织建设,创新实施“书记领办项目”和“星级党支部”创建,实现红色阵地全面覆盖、红色共建全面铺开、红色品牌全面开花,形成党建大格局。高标准推进作风建设,实施“六员网格”和党员攀高计划,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凝心聚力引领员工攻坚克难、再创佳绩。高起点推进纪律建设,聚焦“两个责任”贯通协调,扎紧扎牢不能腐的笼子,筑牢不想腐的堤坝,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天津港集团“融入式”党建案例经验先后在中宣部《党建》和中组部《党建研究》杂志上刊发,实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港口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志在万里征帆远,勇攀高峰建新功。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起点,天津港集团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天下港口、津通世界”的胸襟气魄,以“承载期盼、集散文明”的使命担当,续写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的梦想与荣光,不断谱写天津港蓬勃兴盛的新篇章,为天津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贡献“津港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10月13日上午,随着自动化岸桥将投产运营以来的第100万个标准箱,从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上稳稳吊起,装上近400米长的“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仅用时33个月,创下了从开工建设到完成100万标准箱作业的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用时最短纪录,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自2021年10月17日投产运营以来,已实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不同场景下安全高效运行,“智慧水平运输系统”复杂工况、特殊工况处理能力持续加强;单桥作业效率提升40%以上,外集卡平均滞场时间压缩至8.6分钟;设备平均综合单耗下降30%以上,居于行业领先水平;“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并网后,已供电2077万千瓦时,实现生产全过程“碳中和”。
一场高起点的速度竞赛
不遵循西方成熟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创造一套中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是无数中国港口人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从学习赶超到领跑全球,天津港集团以“智慧零碳”的全新模式,走出一条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开辟了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和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发展的新路径,诠释着“中国智慧”和“中国速度”。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从一片荒滩上拔地而起世界智慧程度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一系列超前理念中推演出最优化的建设方案。从码头打下第一根桩开始,10个月,基本完成泊位建设;13个月,实现1号泊位联调联试;18个月,完成实船作业;21个月,码头正式投产;23个月,2台风力发电机并网发电;24个月,完成第一条外贸船舶作业;33个月,码头作业量突破100万标准箱……在这场时与速的竞赛中,天津港破解13项世界难题,形成76项发明创造,创下了一连串震撼行业的纪录。
一场高频次的智慧迭代
如果说自动化码头“硬件”的日益完备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辛勤汗水,“软件”的日趋完善背后则是精益求精的创新创造。由于采用了超前的设计理念,各项技术门槛也同样“水涨船高”,特别是投产以来,面对现实作业中出现的各种工况和难以预见的突发状况,自动化码头的稳定运行必须经历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的复杂考验,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再次进行大幅度提升。
作为“智慧零碳”码头的“智慧大脑”,天津港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水平运输系统”联通着码头12台岸桥、42台场桥、76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涵盖10类人工智能算法和20个智能模块。任务分配、分级调整、差速调节、路口排序……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条件下,每一个环节的精进,系统处理的复杂程度都会指数级增长。就是在这种挑战下,技术团队从码头实际作业需求出发,在不到一年间对系统进行41次版本迭代,完成1125项功能优化。投产以来仅用8个月时间,便实现三个泊位五船同靠作业;仅用10个月时间,便创下“新明州70” 轮峰值单桥效率56箱/小时的纪录,再次攻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场高平台的极限突破
创新永无止境,突破永不停息。站在时代前列,引领行业进步,就需要有敢为人先的气魄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天津港集团以高标准推动创新和工艺进步,着力提升码头的先进性、适配性、成长性,不断将“智慧零碳”的优势转化为“硬核”实力。
天津港集团携手合作伙伴打造智慧港口创新联合体,集成“中国智慧”,致力创新突破。2022年3月,由天津港集团、华为和中国移动联合打造的“5G+智慧港口”项目,荣获202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全球移动大奖—“互联经济最佳移动创新奖”,成为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智慧港口项目。8月,天津港集团携手华为、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头部企业成立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以港口为依托,深入开展场景研究、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等工作,构建产学研用生态体系,打造港口科技创新高地,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提供更多“中国范例”。
创新永无止境,突破永不停息。站在时代前列,引领行业进步,就需要有敢为人先的气魄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天津港集团以高标准推动创新和工艺进步,着力提升码头的先进性、适配性、成长性,不断将“智慧零碳”的优势转化为“硬核”实力。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以更新科技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加强5G、北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港口深度融合,以自动化码头2.0提升运营管理智能化,全方位推进天津港数字化转型;以更大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大力推广风能、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全力打造“零碳港区”“零碳港口”,继续引领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级和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