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我国首艘“中国—苏里南”直航
件杂货班轮“摩羯座”轮
在天津港大沽口港区
高效完成装船作业
装载1885吨货物
直接开赴苏里南共和国
据了解
苏里南与中国
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也是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为解决“中国—苏里南”货物运输
周期长、中转繁琐、综合成本高等问题
天津港集团与中国驻苏里南大使馆
中荣海物流公司、加勒比国际航运公司携手
试点开展“中国—苏里南”直航航线
该直航航线的开通
将增进中苏贸易伙伴关系
深入推动贸易畅通
提高中资企业和中国工程机械设备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因该轮所装货物异形设备较多
具有货物自重大、结构复杂
件数多、运距远等特点
临港港务公司
在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提前安排好码头作业资源
合理调配每个生产作业环节
科学安排货物进舱时间
同时与货主商定
妥善合理的作业方案和风险应急预案
合理调配作业人员和机力
为该轮货物高效装船提供了
优质安全的津港服务和作业效率
赢得了客户的赞誉
新的一年
临港港务公司
将按照集团公司“四高服务年”要求
依托天津港整体区位优势
乘势而上
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升级
深入打造合理、高效的中苏物资运输专线
为助力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
推动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作出临港贡献
2月8日下午,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会见来访的河北区委副书记、区长戴雷一行,双方围绕落实天津市“十项行动”,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就航运产业规划及融合、招商引资、商务商贸、航运数字化建设等进行深入务实交流。天津港集团副总裁安国利,河北区副区长王荃参加。
褚斌对戴雷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天津港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来港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取得的成果,落实“十项行动”的思路举措。他表示,河北区近年来主动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着力培育航运金融、航运经济、航运咨询等高端航运业态,在港口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天津港集团将充分发挥港口“硬核”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河北区的交流合作,为我市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港口及物流服务,深入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助力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更好服务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戴雷充分肯定了天津港集团一直以来主动服务河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表示,近年来天津港集团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中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探索,非常值得河北区学习借鉴。河北区当前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抢抓数字经济风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吸引航运产业要素聚集,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河北区将进一步有力衔接天津港这一战略资源,在落实“十项行动”中积极融入港产城融合发展,助力天津港由“通道经济”向“港口经济”转变,不断促进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双方达成了进一步加深战略合作的共识,将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不断强化沟通交流,梳理完善合作框架、搭建服务客户窗口、打造融合共建队伍 ,共同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撑、整体发展,加强港口与城市、港区与园区有机衔接、深度互动,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港期间,戴雷一行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四周年成果展和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河北区相关委办局负责同志,天津港集团相关部室负责同志参加。
2月6日
联盟国际公司
码头生产再传捷报
“马士基萨琳娜”轮
以每小时472自然箱的
在泊船时效率
刷新了天津港集装箱船舶
在泊船时效率历史纪录
这是继10天前
该公司刷新“中谷华南线”效率纪录后
再一次创造的效率新纪录
进一步擦亮了“津港效率”品牌
为打赢这场创效攻坚战
在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引航中心
及轮驳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联盟国际公司
按照“四高服务年”工作要求
落实“五保五即”作业要求
从计划、中控、现场“三位一体”入手
协同作战
依据精心制定的CWP作业方案
统一作业思路
精准下达作业指令
科学统筹生产要素
狠抓交接班和进出口衔接关键环节
最终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本次作业任务
其中
每小时70自然箱的M线效率
每小时64自然箱单桥效率
分别创出了公司历史新高
彰显了公司
生产组织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及全体员工
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勇气和能力
新的一年
联盟国际公司将持续在
作业效率和服务能力上下功夫
紧紧围绕“协调联动、资源统筹、
品质提升、增量拓效”主线
紧盯市场形势
发挥自身优势
勇攀高峰、争创一流
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
为天津港争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排头兵
贡献力量
近日
天津外代公司两名外勤员
因工作表现突出
荣获了全国外代系统
2021-2022年的年度荣誉
船务部张拓
荣获“中国外代金牌外勤”称号
班轮部杨旭
荣获“中国外代优秀外勤”称号
充分展现了天津外代公司的风采
张拓
中国外代金牌外勤
2011年进入天津外代公司从事外勤工作,十几年来,他无微不至服务每一艘船、每一个客户,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外勤业务员,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代理过多用途船、海洋工程船、旅游船等各类船舶约1000余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他赢得了众多客户的赞誉,张拓也多次获得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他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投入到战“疫”堡垒中,担当作为,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港口生产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杨旭
中国外代优秀外勤
2010年进入天津外代公司,先后从事外勤配载和外勤业务员工作。在这些岗位上,他创造了零差错率和零投诉率的好成绩,能吃苦、肯奉献,随时随地为客户解决困难,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赢得众多客户给予的高度评价。2022年,他多次妥善处理阳性船员船舶,顺利解决疫情期间外贸转内贸业务手续繁杂等难题,既把好了海上疫情防控的关口,又最大限度维护了客户利益,保障了港口防疫和生产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
这两名外勤业务员是天津外代公司众多外勤业务员的缩影,他们时刻践行着“人为本、质为先、客为尊”的核心价值观,不分寒暑昼夜,始终坚守在码头前沿,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应对各类紧急事件,为船舶顺利抵离和装卸货物提供了保障服务。
新的一年,天津外代公司广大员工将以优秀的外勤业务员为榜样,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踏上新征程,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围绕公司“服务提升年”,努力打造新时期行业服务标杆,谱写现代化全程物流服务企业建设新篇章,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贡献外代力量。
元宵节刚过,在天津港大沽口港区,天津港兔年首条化肥进口散货轮“腾达”轮,正在上演着一场快速“接卸大战”。马力全开的门机驾驶员熟练地控制着操纵杆,让抓斗从船舱中精准抓取钾肥,随后门机臂架由海面转动至码头前沿,将钾肥平稳地撒进化肥专用漏斗内。
“装车!”随着响亮的指令下达,雪白的散装钾肥如沙漏般流入一辆辆运输车中,等候的运输车随即迅速驶离码头岸边。经过昼夜奋战,临港港务公司最终以每小时366吨的最高作业效率,安全高效完成了本次接卸任务。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提出了要求,新春伊始,天津港人正在以“开年即冲锋”的工作干劲,争分夺秒、笃行实干,通过“车船直提”的方式,用“津港效率”打响“春耕备耕”保卫战。针对“春耕备肥”期间化肥作业装期时间紧、装船任务重的特点,迅速行动、多措并举,与口岸部门联动,强化运输组织调度,优先重要货类及船舶生产作业安排,全力保障民生物资运输畅通,共完成进口钾肥超过3万吨,相比同期增长2倍以上。
此次“腾达”轮共卸载1.1万吨钾肥,这批钾肥将通过天津港四通八达的陆运集疏港通道运往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保障华北地区的春耕生产。对此,临港港务公司副总经理任燚介绍说,“我们提前做好生产组织人员作业安排,从泊位计划、作业线配置及人机保障着手,盯紧‘卸船、装车、码垛、散提’等各环节,安排2条作业线,配置2台专业漏斗设备,30辆倒运化肥车辆有序运转,保障了全时域24小时不间断精细化接卸。”
自“腾达”轮从始发港驶出,天津港集团与天津海关、天津海事、天津边检等口岸部门一道,紧跟船舶航行动态,集合各所辖要素资源通力配合,从航道组织、引航计划、提前申报、泊位安排、安全接卸、船舶入出境、船员闭环管理等全链条、多方面全力保障做好抵津国内紧缺物资快速上岸,凝聚合力、无缝对接钾肥进口各项工作,切实保障重点民生物资水上运输通道安全畅通,为各地农时春耕提供保障。
“为助力钾肥高效通关,保障华北地区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天津海关充分发挥关企联络员作用,提前进行多方对接,依托关企实时‘多方联动’实现多线并行,保障船舶及时靠泊,同时,对进口农资实行优先受理,结合一对一政策咨询和‘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加快货物放行提离,缩短其进入市场时间。此外,天津海关还对进口化肥全品类实施质量安全风险专项监测,全面掌握质量安全状况,确保广大农民用上放心肥。”天津海关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继续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与货主方和口岸单位紧密衔接,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缩短作业周期,优先组织靠泊、优先安排机力、优先设置堆场,保障船舶作业效率,畅通陆路集疏运,切实为“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做好充分运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