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澳门免费原料大全
0到1,000,000: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记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投产运营1周年
2022-10-14

       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投产运营1周年

       0到1,000,000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从施工建设到调试形成生产能力,这个“0”到“1”再到“N”的过程,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需要6到8年的时间。对于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这个周期被压缩到了33个月。得益于我国自主可控的5G、北斗、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的应用,得益于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中国自主设计的方案,天津港又一次刷新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领域的世界纪录。

       也许大家早已习惯了天津港诞生的种种“奇迹”和创举,但一个个灵感创意的迸发、一项项纪录成绩的涌现,背后更多是坚如磐石的信念、坚毅如钢的品质、坚定如一的坚持。

       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在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投产运营1周年的时间点上回望来路、展望前路,更能感受天津港人志在万里、勇攀高峰的使命与担当

       一

       0到1,000,000的背后,是100%的专一

       作为一名“七彩智港”的最初建设者之一,工程总务部经理曹亚宾站在码头的七彩廊道上回忆起近年来的奋斗,不禁感慨万千,“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滩涂,我们说要利用一年的时间将这里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时,很多国内外的专家都持怀疑态度。现在,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的已是七彩设备、大小货轮和各色集装箱构成的繁忙画面,这是我们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者的荣耀,是长期以来辛勤耕耘的收获。”

       让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港视察,作出了“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重要指示。作为2024新澳门免费原料大全忠诚践行领袖嘱托的重大项目,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在万众期待中酝酿而生。2019年7月,项目建设方案初步确定,为了尽快开工,天津港建设者们在政府各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创新多线并行推进模式,仅用5个月时间,就办理完成了开工前的全部许可手续,创造了国内同类码头前期工作周期最短的纪录。承载着高度期许,2019年12月28日,在天津港北疆港区的滩涂上,顺利打下第码头一根桩,揭开了一项与时间赛跑、与科技比高的攀登序幕。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施工节奏,给本就工期紧张的项目带来极大压力。“当时我们组织工程各参建单位在2020年1月31日(正月初七),通过在线网络远程办公的形式,加班加点,分秒必争,研究已开工的码头标段复工协调及未开工标段招标等工作,提前做好复工准备。复工之后,我们仅用一周时间,就快速完成了复工材料的上报,使得C段项目码头标段在2020年2月25日正式复工,成为我市首批复工项目。”工程总务部经理曹亚宾说。

       类似的困难也出现在一期岸桥、轨道桥采购招标的过程中。2020年初,码头一期岸桥、轨道桥采购招标因疫情原因暂时陷入停滞,工作人员与各有关部门积极对接、沟通研判、敲定细节,创新提出通过本地专家评标,并高标准落实好评标现场隔离等措施的方案,使一期岸桥、轨道桥采购招标工作成为天津市疫情期间最早进行设备招标开标的项目。

       紧握住每一个机会,不寻找任何“躺平”借口。对目标100%的专一坚持,才能赢得“发展竞速”的主动。

      二

       0到1,000,000的背后,是100%的专注

       清风徐来,水波愈兴。从天津港北支航道眺望整个码头,“青韵码头”已然成为“津海岸”上的一道靓丽风景。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一切的“按部就班”,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汗水。

       2020年上半年,上海因超长梅雨季节拖慢了岸桥制造的进度。这期间,天津港工作人员却没有一丝的懈怠,他们积极与上海方面协商调整施工调试计划,监造工程师更是几乎全年“驻扎”在工厂里,以保证了设备制造进度和质量。技术部副经理陈培回忆说:“尽管本应早已到位的码头设备迟至初冬才到达,但当2020年11月16日,一期首批2台青色岸桥到岸到达时,大家都兴奋的提前到岸边等待。虽然天气特别寒冷,但大家的干劲火热高涨。”

       正如陈培所说,设备到岸后,工作人员把工作计划精确到小时,以此倒排工期。在信息部宁为玉看来,这份近似严苛的工作计划充满了挑战。“设备到岸后,我们第一时间开始了调试,24小时连轴转。能否快速、稳定地实现码头交工与岸桥上岸、堆场交工与轨道桥上岸入场、远控室搭建与临时调试网络环境建立、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与码头生产系统部署的无缝衔接,直接关系着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败,意味着重大的责任。在这种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我们盯紧每一个环节的任务,各项工作马不停蹄,终于在2021年1月17日,仅用2个月就实现了1#泊位联调联试。”

       2021年10月15日,码头获得港口经营许可证;10月17日正式投产运营;不到2个月又取得了外贸作业资质,于2022年1月7日迎来“新隆运86”首条外贸船舶靠泊作业,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诠释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与成果。

       迎难赶上,承压必上。对梦想100%的专注执着,才能挑起突破极限的重担。

      三

       0到1,000,000的背后,是100%的专业

       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这种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方案,究竟能对码头智慧运营管理带来多大的提升?这始终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作为码头的“智慧大脑”,该系统联通着码头12台岸桥、42台场桥、76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涵盖10类人工智能算法和20个智能模块。任务分配、分级调整、差速调节、路口排序……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条件下,每一个环节的精进,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复杂程度都会面临“指数爆炸”。面对挑战,唯有攻坚。“我们从码头实际作业需求出发,与一线操作人员开始了协同攻关,务求优化每一个指令、每一条逻辑,精细每一个操作、每一套动作”,信息部副经理刘喜旺说。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码头对系统进行41次版本迭代,完成1125项功能优化,以提供应对各种极端天气和复杂情况的智慧解决方案。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敢为人先的气魄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以一次次超越想象、突破极限的标准推动创新和工艺进步。对于“智慧零碳”码头来说,一次次成功的作业,不仅仅是场景的记忆、数据的积累,更是成为了迈向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沉淀和底气,码头的先进性、适配性、成长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持续将“智慧零碳”的优势转化为“硬核”实力:投产以来仅用8个月时间,便实现三个泊位五船同靠作业;仅用10个月时间,便创下“新明州70” 轮峰值单桥效率56箱/小时的纪录;单桥作业效率提升40%以上,外集卡平均滞场时间压缩至8.6分钟;设备平均综合单耗下降30%以上,居于行业领先水平;“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并网后,已供电2077万千瓦时,实现生产全过程“碳中和”。

       创新永无止境,突破永不停息。对事业100%的专业奉献,才能兑现“世界一流”的诺言。

       潮涌海天空,奋楫帆正悬。如今的“智慧零碳”码头,已将目标放在了更加长远的未来,他们正持续攻关动态泊位初始化、车辆转弯控制模式优化、车辆双轴控并道等10大类近30个技术难点,不断提升码头运行效率;协同口岸单位,创新NTS智慧查验平台项目,推进设备安装调试和作业工况模拟,查验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5%……以一系列创新创效举措,继续领跑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迎着海面升起的金色朝阳,天津港的“攀登者”们已在路上。

关闭
  • 四千服务
  • 海上高速
  • 二集司投产
  • 智能大会
  • 新闻联播
  • 智慧港口
  • 绿色港口